“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2018年初,出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略显焦急。在这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眼中,“新年”更多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在提醒她“还有很多事要做”。屠呦呦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谈起了她的新年期望。期望一:发现青蒿素更...
2018-01-05新華社深圳9月27日電(記者陳宇軒)美國合成生物學家傑·基斯林領銜的實驗室27日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成立,標誌著中美兩國科學家將利用合成生物技術進一步挖掘傳統中藥材的有效成分,研製出更多創新性藥物。傑·基斯林是國際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知名科學家,長期致力於改造微生物實現青蒿
新華社深圳9月27日電(記者陳宇軒)美國合成生物學家傑·基斯林領銜的實驗室27日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成立,標誌著中美兩國科學家將利用合成生物技術進一步挖掘傳統中藥材的有效成分,研製出更多創新性藥物。傑·基斯林是國際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知名科學家,長期致力於改造微生物實現青蒿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李雯)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研究人員警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文章詳述了瘧原蟲是如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李雯)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研究人員警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文章詳述了瘧原蟲是如
新華社華盛頓7月5日電(記者林小春)法國巴黎笛卡爾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5日報告說,一種現有的瘧疾血液診斷法經改造後,可用來預測瘧疾患者接受青蒿素治療後發生嚴重貧血的風險。研究人員當天在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報告說,全球約半數人口面臨瘧疾感染風險,青蒿素治療將瘧疾患者死亡率降至不
新華社華盛頓7月5日電(記者林小春)法國巴黎笛卡爾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5日報告說,一種現有的瘧疾血液診斷法經改造後,可用來預測瘧疾患者接受青蒿素治療後發生嚴重貧血的風險。研究人員當天在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報告說,全球約半數人口面臨瘧疾感染風險,青蒿素治療將瘧疾患者死亡率降至不
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題:一葉蒿草播萬種——海絲路上的醫道真經新華社記者彭茜“曲岸小橋山月過,煙深鎖,豆蔻花垂千萬朵”、“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愁腸豈異丁香結”……唐末五代文學家李珣的詞中,豆蔻、刺桐、丁香這些來自印度、爪哇等地的外來草藥,化作婉約女子,表達萬千思緒。
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題:一葉蒿草播萬種——海絲路上的醫道真經新華社記者彭茜“曲岸小橋山月過,煙深鎖,豆蔻花垂千萬朵”、“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愁腸豈異丁香結”……唐末五代文學家李珣的詞中,豆蔻、刺桐、丁香這些來自印度、爪哇等地的外來草藥,化作婉約女子,表達萬千思緒。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瘧疾日。近年來,瘧疾的抗藥性問題格外令人關注。屠呦呦等人發現的青蒿素一直被視為抗瘧“東方神藥”,但東南亞一些國家已發現對青蒿素有不同程度抗藥性的瘧原蟲。專家對此表示,這並非意味著青蒿素完全無效,而是瘧原蟲對青蒿素的敏感性降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