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8月24日電(記者王井懷)夕陽西下,雁門關外,一眼看不到邊的苜蓿在風中輕輕飄蕩。這塊上萬畝苜蓿基地的負責人——50多歲的蘇世和每天都要在這片綠色中轉悠幾圈。“去年,這裡還是一片沙地和玉米地,今年全都種上苜蓿了。”蘇世和所在的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奔康牧草有限公司是近年發展起
新華社太原8月24日電(記者王井懷)夕陽西下,雁門關外,一眼看不到邊的苜蓿在風中輕輕飄蕩。這塊上萬畝苜蓿基地的負責人——50多歲的蘇世和每天都要在這片綠色中轉悠幾圈。“去年,這裡還是一片沙地和玉米地,今年全都種上苜蓿了。”蘇世和所在的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奔康牧草有限公司是近年發展起
新華社太原7月31日電題:千年雁門關外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新華社記者劉懷丕在山西雁門關外的滋潤村,張成厚的400畝苜蓿鬱鬱蔥蔥,紫色的苜蓿花開了,引得蝴蝶翩躚飛舞。“花一開就能收割,這時的苜蓿草營養最豐富,是餵養牛羊的上好飼料。”這是張成厚第一次改玉米種苜蓿,看到這茬苜蓿的長勢
新華社太原7月31日電題:千年雁門關外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新華社記者劉懷丕在山西雁門關外的滋潤村,張成厚的400畝苜蓿鬱鬱蔥蔥,紫色的苜蓿花開了,引得蝴蝶翩躚飛舞。“花一開就能收割,這時的苜蓿草營養最豐富,是餵養牛羊的上好飼料。”這是張成厚第一次改玉米種苜蓿,看到這茬苜蓿的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