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称,一批从中国内地流失海外的恐龙和鸟类化石被一位法国收藏家归还后在辽宁省展出。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4日报道,这些在辽宁发现的化石至少可以追溯到1.25亿年以前。报道称,这些化石因为种种原因流失海外,但在2017年,一位法国收藏家决定把它们归还中国。这八块化石大概有50...
2018-01-16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大型食草恐龍通常被認為嚴格“吃素”,但美國科學家最新發現,它們偶爾也會“開葷”,吃些螃蟹等甲殼類動物。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介紹說,他們研究了10塊來自美國西部猶他州的植食性恐龍糞便化石,結果卻發現,糞便中存在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大型食草恐龍通常被認為嚴格“吃素”,但美國科學家最新發現,它們偶爾也會“開葷”,吃些螃蟹等甲殼類動物。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介紹說,他們研究了10塊來自美國西部猶他州的植食性恐龍糞便化石,結果卻發現,糞便中存在
新華社裏約熱內盧9月20日電(記者趙焱陳威華)20日出版的英國《科學報告》雜誌報道,巴西和德國科學家近日重建了巴西薩特恩納利亞龍的大腦,發現這種恐龍有可能是食肉類動物。薩特恩納利亞龍又名農神龍,生活在約2.3億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龍之一,雖然體型較小(長約1.5米,重約10公
新華社裏約熱內盧9月20日電(記者趙焱陳威華)20日出版的英國《科學報告》雜誌報道,巴西和德國科學家近日重建了巴西薩特恩納利亞龍的大腦,發現這種恐龍有可能是食肉類動物。薩特恩納利亞龍又名農神龍,生活在約2.3億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龍之一,雖然體型較小(長約1.5米,重約10公
新華社貴陽8月16日電(記者李驚亞)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發現大規模的恐龍足跡群。據介紹,該足跡群是中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對了解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佈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這批足跡的發現純屬意外。”主持鑒定工作的恐龍足跡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告
新華社貴陽8月16日電(記者李驚亞)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發現大規模的恐龍足跡群。據介紹,該足跡群是中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對了解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佈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這批足跡的發現純屬意外。”主持鑒定工作的恐龍足跡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告
据《今日美国报》8月8日报道,一份新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在阿根廷发现的一只恐龙生前跟波音737飞机一样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恐龙。根据这份报告,这只恐龙长约120英尺(约合36.58米),重量超过65吨,甚至可能达到77吨。这就意味着,它不仅是已知的最大恐龙,也是已知的最大陆地...
2017-08-10新華社裏約熱內盧8月1日電(記者趙焱陳威華)巴西媒體1日報道說,位於巴西南部的南裏奧格蘭德州聯邦大學研究人員在該州發現了一組侏羅紀甲龍足跡化石,是迄今為止在南美洲發現的最古老的恐龍遺跡。甲龍是一種大型植食性恐龍,出現於約2億年前的侏羅紀,但到了1.45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的白堊
新華社裏約熱內盧8月1日電(記者趙焱陳威華)巴西媒體1日報道說,位於巴西南部的南裏奧格蘭德州聯邦大學研究人員在該州發現了一組侏羅紀甲龍足跡化石,是迄今為止在南美洲發現的最古老的恐龍遺跡。甲龍是一種大型植食性恐龍,出現於約2億年前的侏羅紀,但到了1.45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的白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