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聖約翰9月29日電通訊:“雖然相隔萬里,但是祖國沒有忘記我們!”
新華社記者崔元磊 李麗洋
中鐵十四局援多米尼克約克峽谷橋項目副經理葛建平負責海外工程項目已有14個年頭,其中7年在阿富汗。不過,談起日前五級強颶風“瑪麗亞”襲擊多米尼克時,見多識廣的老葛也有些後怕。
“雖然在阿富汗也很危險,汽車炸彈、軍事交火時有發生,但是多米尼克這次的危險是切切實實發生在自己身上,親身經歷的危險和恐懼是前所未有的。”葛建平說。
“颶風來了之後,我的心一直懸著,真正放下的那一刻,是我下船,猛一抬頭,第一眼就看到橫幅上面寫著‘接你們回家’,我真的是找到一種回家的感覺。”葛建平回憶當時自己隨第二批300多名颶風受困同胞25日抵達安提瓜的情景。
和丈夫江威都在湖南建工集團援助多米尼克醫院項目上工作的劉芳芳也感觸良多。9月20日是兒子三歲生日,多米尼克因遭颶風襲擊通信中斷,她沒能在當天打電話祝孩子生日快樂。
回想起18日颶風來襲的那個晚上,劉芳芳心有餘悸。湖南建工這一項目的70名中國員工擠在一個學校的兩間教室裏避難,雨水從兩邊的百葉窗打進來,不少房屋瓦片被風掀走,大家在屋內打著傘也無濟於事,從頭到腳都溼透了。
丈夫江威是項目經理,他時不時拿手電觀察屋頂的情況。感覺當時的風勢,屋頂隨時可能被整個掀走。“雖然這個學校是當地政府指定的避難所,但是如此強大的風雨還是出乎意料。出現緊急情況,我需要帶領大家轉移。”江威說。
颶風來襲時,中國政府援助多米尼克農業技術合作項目組長孫浩傑帶領著11人組成的項目組正在距首都羅索45公里的山區樸茨茅斯。
“在我們駐地,平時早上起來推開門,都能看到山上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而颶風過後的19日早晨,情況完全變了,樹木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唯一的綠色就是山上的草。”孫浩傑說。
孫浩傑的農業技術合作項目主要是幫助當地引進新品種,豐富農業多樣性和提高抗風險能力。36歲的他,2006年就來到多米尼克,一幹就是11年,“可以說是第二故鄉吧”。
他還記得,從樸茨茅斯坐船到羅索準備轉移時,當地議員和農業站站長送別時的眼神,“他們其實非常希望我們能夠留下來……”。“三十畝的農業示範園都是我們一鍬一鍬在荒山野嶺開闢出來的,等這個國家恢復了基本秩序,我還是會回來的。”孫浩傑說。
截至28日,中方共從多米尼克轉移颶風受困同胞487人,中國駐多米尼克使館能夠聯繫到且有轉移意願的人員已經全部轉出。
28日下午,在安置了300餘名同胞的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安巴項目營地的會議室裏,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
專門從國內趕到安巴的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思昌在會上對大家說,國內各部門也在加緊聯繫配合,希望能夠儘快將大家轉移回國。“雖然相隔萬里,但是祖國沒有忘記我們!”(完)
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和国家信息中心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全生命周期参与打造具备公园城市特征的特色数字城市,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公园城市+数字城市建设天府经验,联合申报有关奖项和示范案例,并进一步在数据资源整合、数字产业生态构建、...
看中國|2022-07-03
又是一年毕业季,不少从外地前来求职的毕业生,免费住进了天府新区“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据悉,天府新区“蓉漂”青年人才驿站为来新区就业创业的外地青年人才提供单次7天免费入住服务。人才驿站可同时可以容纳28人入住,每个房间都有两到三张单人床,配有...
看中國|2022-07-03
看中國|2022-07-03
看中國|2022-07-03
6月30日,两列中欧班列(成渝)满载着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日用百货等货物,缓缓驶出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团结村中心站。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突破2万列大关,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据悉,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深入推进...
看中國|2022-07-03
看中國|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