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5月29日電(記者李平、楊洪濤)打開微信平臺,北京市民黃為每天都可以了解遠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貴州省羅甸縣火龍果基地的溫度、溼度、太陽輻射值等“種植信息”。
這位39歲的公司金領,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和智能化農業設備,吃到了自己眾籌的新鮮水果。2016年,黃為眾籌了羅甸縣10樁火龍果,吃到了300多斤帶著清香味的果實。由於品質優良,今年他準備繼續眾籌10樁火龍果。
作為該眾籌火龍果基地負責人的範中雨表示,2015年5月公司流轉了220畝土地進行火龍果種植之後,採購了氣候傳感儀、水肥一體化灌溉、物聯網監測系統等設備,實現了基地火龍果的大數據智能化生產,這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他舉例說,氣候傳感儀每天都會對土壤酸鹼度、溫度、溼度、水分等信息進行數據化採集,數據系統幫助基地精準化施肥用藥;而物聯網系統直接監視基地每天的生產過程,消費者如有需求,可隨時登錄物聯網管理系統,觀看火龍果的種、採、收全過程,實現生產可視化。
“這種透明化、有數據支撐的生產模式已吸引300多名城市消費者眾籌認購該基地的火龍果。”範中雨說。
農業智慧化生產模式也成為在貴陽市舉行的“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的熱門話題之一。
北京科百宏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宗波說,植物和孩子一樣,需要每天喝水吃飯。只有借助新技術,採集與植物生長相關的客觀數據,才能讓植物的生長過程更加可視化,推動農產品的精細化種植和安全化生產。
事實上,依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以及智能農業裝備發展起來的智慧農業,正成為中國多個省市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在甘肅省靖遠縣綠源蔬菜種植購銷專業合作社,農戶通過手機對秧苗溫室的溫度、溼度、光照度等指標進行調控,智能化操控大棚自動卷簾、自動噴灌等設施。處於最佳生長環境中的秧苗,成活率高,抗病力強,當地300多戶貧困農民通過智能化育苗賣秧順利脫貧。
今年3月,黑龍江省農業大數據管理中心成立,負責統籌全省農業大數據建設運用工作。目前,黑龍江已建成120個農業物聯網精準農業示範基地和1300個“網際網路+”高標準種植示範基地,開發了黑龍江大米網等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支撐。
專家認為,當前中國農業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建立在大數據之上的智慧農業,將是中國農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有助於實現一二三產融合,帶動更多農民發家致富。(完)
看中國|2022-05-17
看中國|2022-05-17
5月10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获悉,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今年已生产天然气30.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今年以来,西南石油局锚定年度目标,深入开展“攻坚一百亿,献礼二十大”主题行动,贯彻“少井高产”理念,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全力...
看中國|2022-05-17
5月10日-11日,“东坡醉月地千载诗书城一一东坡区五年文旅发展成就媒体巡礼”活动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举行,来自中央和省级的2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走进东坡区,透过探访典型文旅点位,实地感受东坡文旅的五年蝶变。继前一日走访了三苏祠博物馆、维亚康...
看中國|2022-05-17
5月11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邛崃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蓉欧产业对话”中国(成都)—欧洲城市市长酒业论坛在成都举行。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苟正礼,邛崃市委书记刘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德彰出席论坛。欧盟驻华使团农业与卫生...
看中國|2022-05-17
经过2年多的建设,西南地区唯一、全国第四个(继大连、广州、宁波之后)保税车城——正业佶祥中欧平行进口车供应链基地(以下简称“中欧车城”)已建设完毕,正在开展招商工作,预计7月正式投运,未来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目前已经有5家车商与我们...
看中國|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