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職場壓力令香港媽媽難以持續母乳餵養
新華社香港8月6日電(記者王欣)在“世界母乳餵養周”之際,香港近期發表的兩個數字發人深思。
一個是嬰兒出院時的母乳餵養率,從1992年的僅有19%,到2015年大幅升至89%。另一個是以全母乳持續餵養嬰兒至4個月的比率,由1997年的6%,僅增至2014年的27%。也就是說,有六成新媽媽放棄了開始時的母乳餵養!
數字反差反映了什么?
事實上,在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對母乳餵養給予了不少政策上的支持。
目前,特區政府已有超過75個政策局及部門實施母乳餵養友善工作間政策。食物及衛生局於2014年4月初成立了“促進母乳餵養委員會”,就推廣餵養母乳建議了多方面的策略,包括加強醫療機構的支持、鼓勵實施母乳餵養友善工作間和推廣母乳餵養友善的場所。
在醫院,受過培訓的護士們會教新手媽媽們在生產後儘快的以母乳親喂嬰兒,母嬰出院後,醫院和母嬰健康院則免費提供服務,跟蹤母乳餵養的情況。
記者在九龍的一間母嬰健康院就見到,有母乳餵養問題的新手媽媽,都能得到該院護士的“一對一”協助,有新手媽媽們對記者說,“有了喂奶的問題,在這裡會得到很大的支持。”
除了政府機構的支持,很多有經驗的媽媽們自發成立了義工團隊,如社交網站“臉書”上的“母愛蜜語”加油站、“自然育兒網絡”等團體,新手媽媽們在上面發起提問,便有不少過來人解疑答惑,創造了良好的母乳餵養氛圍。
但是,不少工作媽媽在放完產假之後,回到工作崗位上,想要繼續以母乳餵養孩子,則顯得十分困難。
特區政府衛生署表示,一項於2010年發表的香港本地研究顯示,返回工作崗位是在職母親未能持續哺乳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這裡有產假較短的因素。國際社會越來越傾向給工作婦女更長的產假,發達國家有的長達一年,中國內地一般規定是14周,然而在香港,女性產假僅有10周。
除了產假短之外,香港工作環境壓力大以及公司對母乳媽媽支持較少,也是造成職場女性不能繼續母乳餵養的重要原因。
香港母乳育嬰協會早前於網上訪問兩千餘人,三成受訪者表示曾見過同事於公司餵養母乳期間,遭同事不禮貌對待;兩成受訪者更遇到不禮貌對待,甚至歧視經驗,包括被上司或同事質疑為何時常哺乳,或遭批評生產力低。
調查指,逾九成受訪者認為上司和同事的理解十分重要,逾七成受訪者支持將母乳哺育納入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一半人認為產假應延長。
香港工會聯合會一直關注婦女權益的議題。根據香港《雇傭條例》“生育保障”的內容,現在女性僱員的產假薪酬只有平均工資的五分之四。工聯會建議, 修訂現行條例,產假薪酬增加至“全薪”。另外,他們還建議延長法定產假周數至14周。(完)
看中國|2022-05-17
看中國|2022-05-17
5月10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获悉,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今年已生产天然气30.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今年以来,西南石油局锚定年度目标,深入开展“攻坚一百亿,献礼二十大”主题行动,贯彻“少井高产”理念,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全力...
看中國|2022-05-17
5月10日-11日,“东坡醉月地千载诗书城一一东坡区五年文旅发展成就媒体巡礼”活动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举行,来自中央和省级的2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走进东坡区,透过探访典型文旅点位,实地感受东坡文旅的五年蝶变。继前一日走访了三苏祠博物馆、维亚康...
看中國|2022-05-17
5月11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邛崃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蓉欧产业对话”中国(成都)—欧洲城市市长酒业论坛在成都举行。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苟正礼,邛崃市委书记刘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德彰出席论坛。欧盟驻华使团农业与卫生...
看中國|2022-05-17
经过2年多的建设,西南地区唯一、全国第四个(继大连、广州、宁波之后)保税车城——正业佶祥中欧平行进口车供应链基地(以下简称“中欧车城”)已建设完毕,正在开展招商工作,预计7月正式投运,未来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目前已经有5家车商与我们...
看中國|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