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7月14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科學》雜誌14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預測,目前在拉丁美洲流行的寨卡疫情可能已達頂峰,並會在3年內結束。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尼爾·弗格森等人根據寨卡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速度等數據做出了上述估測。
弗格森解釋說,由於人體免疫系統的作用等原因,同一個人不大可能感染寨卡病毒兩次,因此當寨卡病毒感染者在總人口中的比例達到一定程度後,會出現群體免疫力,屆時疫情就無法繼續流行下去。
弗格森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我們的分析顯示,雖然寨卡的流行難以控制,但這場疫情會在兩到3年內自行結束。”
這項研究還認為,當群體免疫力出現後,至少10年內不會再次出現寨卡大流行。
寨卡病毒與登革病毒一樣,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叮咬傳播給人。弗格森等人根據此前的登革熱防控歷史認為,以控蚊為目標的防控疫情效果有限,因為這種方式只在疫情初期有效,目前再這樣做已為時太晚。實際上,現在控蚊還可能從某些方面產生反效果,如使人群需要更長時間達到群體免疫的程度。
自去年以來,寨卡病毒在巴西等美洲國家持續肆虐。絕大多數寨卡病毒感染者症狀溫和,但公眾主要擔心寨卡病毒導致新生兒小頭症。目前尚無針對寨卡病毒的有效治療方法和疫苗。(完)
看中國|2022-05-24
看中國|2022-05-24
看中國|2022-05-24
看中國|2022-05-24
看中國|2022-05-24
5月1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行动计划》从生态、生活、生产、治理四个维度提出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通过27个方面...
看中國|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