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8月15日電德國研究人員最新發現,增加睪丸中線粒體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分子數量,可能有助治療男性不育。
被稱為“細胞發電廠”的線粒體是獨立於細胞核的細胞器,有著自己的遺傳物質——線粒體DNA。線粒體DNA突變可導致男性不育。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學研究所發佈新聞公報說,小鼠體內發生突變的線粒體DNA越多,產生的精子數量越少,精子的活力也越差。研究人員以這些線粒體DNA發生突變的小鼠為研究對象,增加它們睪丸中線粒體DNA(包括突變與未突變的線粒體DNA)的數量,結果發現,小鼠的睪丸功能和精子品質均得到改善。
研究人員說,雖然小鼠睪丸中突變與未突變的線粒體DNA比例並沒有變化,但實驗結果表明,增加未突變線粒體DNA的絕對數量足以恢復線粒體功能,提高精子品質。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接下來將尋找能夠刺激睪丸產生更多線粒體DNA的藥物,希望以此治療因線粒體DNA突變而不育的男性患者。(完)
看中國|2022-05-29
5月26日,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自贡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极核引领共建共享”——创新资源市(州)行自贡专场活动举行。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与自贡市科学技术局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从技术联合攻关、创新平台共建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
看中國|2022-05-29
看中國|2022-05-29
看中國|2022-05-29
看中國|2022-05-29
看中國|2022-05-29